“滴水穿石”扶真貧——福建“六個機制”推動精準科學扶貧

          發布時間:2014-06-23      新聞來源:農民日報

             

            消除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。福建從1986年開展大規模扶貧工作以來,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從396元增加到11184元,增長27倍,貧困人口標準從農民人均純收入150元提高到2011年的3000元。

            近30年的扶貧開發工作中,福建省委、省政府以“滴水穿石”之恒心,不斷研究新思路,探索新路子,建立完善“六個機制”,精準科學扶貧力度越來越大,路子越走越寬。

            精準識別動態管理

            貧困主體情況千差萬別,找準對象才能扶真貧。隨著扶貧工作的不斷深入,福建在建檔立卡摸清底數下足功夫,做到“精準識別”。從今年開始,按照縣為單位、規模控制、精準識別、動態管理的原則,對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310元(相當于2010年3000元不變價)的93萬貧困人口和2200個農民收入、集體收入較低的貧困村以及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進行全面建檔立卡,摸清他們的發展現狀、致貧原因、基礎設施等。

            在全省完成“八七扶貧攻堅計劃”后,福建連續制定了“2001-2010”、“2011-2020”兩個農村扶貧開發10年綱要。“2011-2020”綱要提出全省重點扶持140萬貧困人口,集中幫扶4000個以上貧困村、后進村以及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的目標任務。

            此外,福建還定期監測貧困農戶、貧困村、重點縣的貧困狀況、收入變化以及發展動態等情況,建立常態化的進退機制。

            輸血濟困造血發展

            不論是在輸血濟困上,還是在造血發展上,針對貧困戶、貧困村、重點縣,福建都出臺了具體措施。

            對貧困戶,一方面輸血濟困,從2004年開始,對貧困人口先后實行低保、新農合和養老保險等政策,目前全省低保線下的73.7萬人全部納入低保,新農合參合率達99.8%,新農保參保率達95%以上。另一方面造血發展,實施“陽光工程”等自立增收工程,連續5年每年培訓貧困勞動力6萬人;2012年開始,金融部門每年落實10億元貸款額度,每年有3萬多貧困戶獲得小額貸款貼息。

            對貧困村,從2001年開始,省級財政每年安排村級運轉經費,目前平均每村達7.5萬元,市、縣兩級財政再予以相應配套。在造血發展上,通過實施“一村一品”,帶動貧困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。

            對重點縣,強調省級財政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,確保重點縣基本財力保障,從去年開始對每縣每年各增加補助1000萬元以上。在造血發展上,去年,省里設立3億元的產業發展資金,每年從中央代理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中安排23億元,專項扶持重點縣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。

            造福搬遷易地安置

           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,針對一些居住在無水、無電、無路、無學校、無醫療所、無廣播、無商店的七無特困村農戶,福建在全國率先實施造福工程扶貧搬遷,累計搬遷超過100萬人,整體搬遷了6000多個自然村。

            近30年來,搬遷對象不斷拓展,從居住偏遠的自然村農戶,拓展到受地質災害威脅的農戶、居住在江河源頭和自然保護區的農戶。搬遷規模不斷擴大,僅2011年到2013年,就搬遷40萬人,年均搬遷超10萬人。

            此外,補助標準不斷提高,從每人補助200元提高到現在每人3000元。對計生戶、殘疾人和少數民族戶實行疊加補助,每戶補助平均達2萬~3萬元。在搬遷方式上,起初以零星搬遷為主,現在則以集中安置為主,目前全省已經建成各類安置區2000多個。

            通過造福工程搬遷,群眾看病難、上學難、就醫難等問題得到根本解決,搬遷群眾收入明顯高于當地平均水平。同時,搬遷后減少了原居住地的林木砍伐、垃圾排放,保護了江河源頭,維護了生態平衡。

            干部駐村定點扶貧

            從本世紀初開始,福建開始探索“高位嫁接、重心下移、互動聯動、一體運作”的農村工作新機制。

            干部駐村任職成為福建扶貧開發的重要手段,2004年以來,從省、市、縣三級選派1.4萬名優秀年輕干部到9155個貧困村和村級組織薄弱村擔任黨組織“第一書記”,任期3年。其中省直機關下派了890名干部到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任職。

            同時,探索部門掛鉤幫扶辦法。各級貧困村都有相應的一個部門進行掛鉤幫扶,做到“不脫貧、不脫鉤”,10年來,各級掛鉤部門共落實幫扶資金140多億元,扶持貧困村項目7萬多個。各級財政每年統籌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扶持貧困村,其中省財政從2004年開始每年統籌安排4000萬元以上,按每村不低于20萬元給予扶持。

            拓展“村企共建”,組織動員各類企業結對幫扶貧困村,今年啟動的第四輪省級重點村,安排了53家央屬、省屬企業結對幫扶其中的74個特困村,要求每家企業每年幫扶資金不少于20萬元。

            掛鉤幫扶協調服務

            去年8月,福建省委決定,對23個重點縣實行每個縣至少1位省領導掛鉤,省直1個部門牽頭、4個部門協作的幫扶制度。

            省領導每年至少兩次深入到掛鉤幫扶重點縣,檢查工作,剖析問題,研究對策,謀劃思路,幫助解決實際問題。去年以來,省領導赴重點縣考察調研100多次,協調解決重大問題500多項。今年5月,省委、省政府又把扶貧開發列為全省拉練檢查的三項內容之一。

            掛鉤的省直牽頭部門每年召集協作部門,對共同掛鉤的重點縣制定幫扶計劃,確定幫扶項目,落實幫扶資金。掛鉤幫扶以來,各部門落實幫扶資金38億元、幫扶項目3000多個。

            由省委、省政府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定期召開重點縣協調服務會,聽取各縣和幫扶單位工作開展情況,了解掌握重點縣扶貧開發和掛鉤幫扶中出現的新情況、新問題,協調解決相關問題。今年5月中旬召開的協調服務會,采取面對面溝通交流,進行會診式服務,現場為重點縣協調解決了85個實際問題。

            山海協作聯動發展

            上世紀90年代未開始實施的“山海協作、聯動發展”戰略,是福建扶貧的重要舉措,2012年又制定出臺了《關于深化山海協作的八條意見》,進一步完善山海協作體制機制。

            組織引導山區和沿海發揮各自優勢互設共建產業園區,2013年,全省創辦了12家山海協作共建產業園區。晉江市在長汀縣設立的晉江(長汀)產業園區,預計總投資達60億元。

            確定23個沿海經濟較發達縣與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建立對口幫扶關系,建立聯席會議制度,聯合制定幫扶規劃和實施方案,每年實施一批幫扶項目。2013年結對幫扶的沿海縣(市、區)無償支援山區縣1億多元。

            每年有計劃地組織山海干部雙向交流,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和對口幫扶縣(市、區)互派1名以上縣級領導、2~3名科級干部開展1年的掛職交流,對口幫扶的縣(市、區)每年為被幫扶縣培養一批專業技術人才,并推薦安排就業。
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打印】    【關閉
          分享到: 分享到qq空間 qq空間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網人人網 豆瓣網 MSN 騰訊微博
          技術電話:0755-86153998  銷售電話: 客服信箱:
    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日本乱人伦aⅴ精品|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| 久久看免费视频| videofree极品另类| 久久综合久久鬼| 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app| 欧美日韩在大午夜爽爽影院| 日韩xxxx厕所撒尿视频| 天天拍天天干天天操|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| 免费无毒片在线观看| 亚洲videos| 一级毛片视频在线| 日本三级网站在线观看| 田中瞳中文字幕久久精品| 日韩不卡手机视频在线观看|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| 国产一级淫片a视频免费观看|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|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| 菠萝蜜亏亏带痛声的视频|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|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| 国产高清不卡无码视频|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视频|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| 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|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| 欧美日本国产VA高清CABAL|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视频| 女人高潮被爽到呻吟在线观看|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| 人妻尝试又大又粗久久|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|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| 美国十次精彩在线视频| 欧美a视频在线观看|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| 国产xxxxx在线观看|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| baoyu777永久免费视频|